摘要

清明源自天的自然意象,代表清朗明净的天气状态,以及构成天的纯阳之气。在以阴阳时气运行为理论的时序建构中,清明所代表的阳气状态,逐渐成为某个时段的代称。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八节风”中的“清明风”,“三十时”中的“清明”,以及“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融入历法,奠定了清明节气的时序地位,同时随着节气次序的变化,农时的功用得以加强。清明作为农时,在反映作物生长状态、作物播种、生产预测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同时与物候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了农时体系,保证了指导农业生产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