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双参芎连颗粒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慢性肾病大鼠血管病变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参芎连颗粒高、中、低剂量(8,4,2 g·kg-1)组。采用高蛋氨酸饲料喂养结合5/6肾摘除法建立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慢性肾病模型,5/6肾摘除术后4周后开始连续灌胃给药4周。术后4,8周测定大鼠动脉血压;术后8周实验结束,取血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及血脂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磷酸化(p-)p85,p-Akt和p-Ser177等PI3K/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eNOS;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及胸主动脉血管改变。结果:实验8周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脉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肌酐、高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给予双参芎连颗粒4周后,各剂量组动脉收缩压、血清尿素氮、高同型半胱氨酸、蛋氨酸、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P<0.01),双参芎连颗粒8,4 g·kg-1组肌酐明显降低(P<0.05)。双参芎连颗粒各剂量组NO含量较模型组明细升高(P<0.05,P<0.01),双参芎连颗粒8 g·kg-1组血清eNOS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动物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均受到明显损伤,双参芎连颗粒8 g·kg-1组在乙酰胆碱累积浓度1×10-5.5~1×10-4mmo1·L-1舒张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P<0.01);双参芎连颗粒8 g·kg-1组血管环在硝普钠积浓度1×10-10~1×10-7mmo1·L-1舒张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p-85,p-Akt及p-Ser177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参芎连颗粒各剂量组该通路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呈升高趋势,其中双参芎连颗粒8 g·kg-1组p-Akt及p-Ser177的表达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芎连颗粒各剂量组的胸主动脉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双参芎连颗粒可以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慢性肾病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代谢异常,降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降低动脉收缩压,改善血管形态及舒张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