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雾迷山组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潮坪相沉积,按潮汐作用可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3个沉积相带。对研究区112件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原始性验证,认为其原始组分保存良好。并根据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不同沉积相带碳、氧同位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δ13C值变化范围为-2.2‰~1.6‰,均值为-0.1‰;δ18O值在-9‰~2.3‰之间变化,均值为-5.53‰。进一步对不同沉积相带主要分布区间进行统计,得出潮上带δ13C值为-1.5‰~-0.5‰,δ18O值为-6‰~-4‰,Z值(古盐度)为120~125;潮间带δ13C值为-0.5‰~1‰,δ18O值为-8‰~-4‰,Z值为123~127;潮下带δ13C值为0~1.5‰。分析认为:沉积环境从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δ13C值、Z值呈升高趋势,δ18O值呈降低趋势。δ13C值主要受有机碳氧化与有机碳的埋藏速率因素影响;δ18O值主要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与之呈负相关关系;Z值同时反映碳、氧同位素组成,且更受碳同位素的影响。

  • 单位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