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P4501 A1基因型及常见易患因素与胃癌易患性的研究

作者:周涛; 樊薇; 韩炜; 高艳景; 袁孟彪; 李君曼; 李会庆; 李延青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1): 71-75.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基因型及常见危险因素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分为6组:胃癌组(GC)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1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103例、胃溃疡组(GU)62例、十二指肠溃疡组(DU)62例及正常对照组62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CYP1A1基因型测定组的基因型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法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采用2×K联列表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指标为OR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Hp感染、吸烟、CYP1A1G/G基因型,其中大蒜为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p感染、CYP1A1G/G基因型,大蒜仍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与CYP1A1 G/G基因型对胃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吸烟与CYP1A1 G/G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CYP1A1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为胃癌易患性的标志。检测这种基因型并且研究这种基因型与常见易患因素的关系能够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及胃癌的早期发现和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线索。

  • 单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