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3a在大鼠肺动脉高压(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H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采用低氧/高二氧化碳法建立PH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两组大鼠肺动脉中miR-23a的表达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PH组大鼠肺动脉中miR-23a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96±0.7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大鼠BALF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 016±244)pg/ml比(1 228±118)pg/ml,P<0.05]。与对照组比较,PH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MiR-23a可能与大鼠PH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其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参与了大鼠PH的病理过程。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