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亲体肝移植术患儿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左外叶背驮式亲属活体肝移植术患儿60例, 年龄4~24月, ASA分级Ⅱ或Ⅲ级, NYHA分级Ⅰ或Ⅱ级, Child-Pugh分级B或C级, 性别不限。采用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TEAS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行TEAS, 选择刺激穴位为双侧足三里、内关以及肺俞穴。刺激参数:选择疏密波, 设置初始电刺激电流强度0.5 mA、频率2/15 Hz, 逐渐增加电流强度至局部轻微肌颤, 刺激持续刺激30 min, 间歇30 min为1个循环, 至术毕。术后每日相同时间行TEAS 30 min, 至1周。C组选择刺激穴位旁开0.5 cm处贴表面附有惰性介质的电极片, 连接针疗仪, 但无有效电流输出。分别于切皮前(T0)、门静脉阻断后30 min(T1)、新肝开放后1 h(T2)和术毕(T3)时记录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和肺顺应性(Cdyn), 并计算气道峰压与平台压差(ΔP)。采集颈内静脉血2 ml,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溶性受体(sRAGE)、TNF-α及IL-10浓度。各时点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 记录PaO2和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并计算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术后48 h时行肺损伤超声评分, 记录术后1周内ALI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 2组T2, 3时OI降低, RI升高, 血浆IL-10浓度升高, T1~3时血浆TNF-α、CC16、sRAGE和SP-D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 T组T2, 3时OI升高, RI降低, 血浆sRAGE浓度降低, IL-10浓度升高, T1~3时血浆TNF-α、CC16和SP-D浓度降低, 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 肺损伤超声评分降低(P<0.05), AL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减轻亲体肝移植术患儿术后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