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畸形是由各种因素(如遗传、环境、药物等)作用于胚胎,使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CNS畸形发生率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胎儿先天性畸形种类中位于第二,约占全部畸形的20%~25%[1],在活产儿中的发病率为0.14%~0.16%[2]。CNS畸形可分为颅脑神经系统畸形和脑发育异常。颅脑神经系统畸形包括:脊柱裂、脑积水、无脑畸形、露脑畸形等;脑发育异常包括:全前脑、脑发育不良、Dandy-Walker综合征、胼胝体发育不全等[3]。产前超声检测为胎儿CNS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通常在孕早期(≥11周)对胎儿颅脑神经系统畸形进行筛查[4],利用三维和四维超声可预测胎儿神经功能发育情况[5],磁共振分辨率高,能大幅提高胎儿CNS畸形的诊断率[6-7]。但胎儿CNS畸形的致病机制复杂,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相关性约占40%[8],遗传变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CNS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研究有助于临床诊断并指导妊娠结局。目前,国内外对于CNS畸形胎儿的遗传学诊断,从细胞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本文对各检测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各技术手段在胎儿CNS畸形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单位中心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