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和社会效益五个维度评估贝达喹啉的临床价值, 以期为医疗和医保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共计792例为研究对象, 基于病例资料回顾性调查, 以利奈唑胺为参照药, 采用析因分析或卡方检验的方法对贝达喹啉各评价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 贝达喹啉能显著提高23.9%(95%CI:4.8%~43.0%)的治疗成功率, 显著减少64 d(95%CI:18~109 d)治疗时间;安全性方面, 贝达喹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停药率(5.11%、4.55%)显著低于利奈唑胺(22.49%、15.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 P<0.001;χ2=14.09, P<0.001);经济性方面, 使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抗结核药物疗程费用明显增加48 209.4元(95%CI:28 336.0~68 082.8元);适宜性方面, 在2020年观测样本中, 患者初次治疗方案中贝达喹啉的使用比例低于利奈唑胺(16.7%比8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6, P<0.001);社会效益方面, 使用贝达喹啉的患者传染控制率显著增加了27.8%(95%CI:8.2%~47.5%)。结论贝达喹啉在有效性、安全性及社会效益维度上具有较好的表现, 但经济性较差且目前临床中贝达喹啉实际使用比例低于利奈唑胺, 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价格以提高贝达喹啉在临床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