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绘画艺术进入近代以来,始终处于积极求变的态势之中,其间的数代人,实践着各种类型的中与西、古与今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并完成从思想到形式的各种“革命”。而以此为先导,进入上世纪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对艺术形式感与表达方式的积极探求,则促使艺术家们以更为宽阔和个性的视野汇入当代,在此之际,开始有一批工笔画家赴日游学,将浓重而华美的“岩彩画”技法重新汲取并纳入人们的视野,以此衔接中国的重彩画艺术传统。张导曦,正是其中一员。在南北朝以来的传统艺术品鉴中,“镂金错彩”之美与“清水芙蓉”之美,是一对相互对望、又相互补充的美学格调,正如唐代司空图《诗品》的“绮丽”篇所云:“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