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人工接种与自然诱发对水稻稻瘟病的鉴定结果,将65份水稻材料分别种植于人工接种病圃和自然诱发病圃,通过不同的稻瘟病接种方式获得每个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的综合指数及表型数据,2个地点对比结果显示:人工接种方式对于每个品种、每个稻穗条件一样,发病均匀,重复性好,能够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而自然诱发方式,受生长期复杂环境因素影响,有的水稻品种靠近感病对照(蒙古稻)位置的穗颈瘟发病重,远离蒙古稻的稻穗发病轻或不发病,病原菌分布不均匀,造成个体间重复性差,结果差异大;人工接种病圃所用病原菌为上一年田间病样分离获得的,不能代表当年病原菌的类型,具有滞后性。因此,建议将2种接种方式综合起来,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只要水稻品种表现感病,说明该品种对稻瘟病存在着抗性风险,同时也应该加强同一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监测,进一步揭示表型差异的原因。
-
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