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玉瑞; 王玲; 周景润; 王浩楠; 张佳瑞; 曹裕孟; 张固琴*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4(12): 1495-1500.
DOI:10.14188/j.1671-8852.2022.0935

摘要

目的:探讨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26例PJP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PJ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26名PJP患者纳入研究,PJP患者总体住院死亡率为19.9%,死亡组45人,存活组181人。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高于存活组,而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低于存活组;而且,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更多见;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的患者占比更高;接受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及卡泊芬净治疗的比例更大(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OR=0.993,95%CI:0.985~1.000,P=0.041)、PaO2/FiO2<300 mmHg(OR=58.86,95%CI:3.293~1 052.153,P=0.006)、机械通气治疗(OR=5.235,95%CI:1.028~26.666,P=0.046)以及卡泊芬净治疗(OR=5.081,95%CI:1.491~17.314,P=0.009)与PJP患者住院死亡率相关。结论:血小板减少、机械通气治疗、卡泊芬净治疗、PaO2/FiO2<300 mmHg是影响PJ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单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