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由内地赴港的"南下影人",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他们的资金、技术和创作手法,提高了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改变了香港电影工业的格局,推动了香港电影在战后的发展和变革。"南下影人"在作品中不断回望上海及其电影传统,体现了强烈的离散情结;他们在陌生的市场中调试、妥协,回应了香港社会的现代化等新的议题。在文化冷战的背景下,"南下影人"发生分化,形成"左""右"两个阵营。借助冷战的历史框架,"南下影人"的身份定位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将获得新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