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62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收集患儿粪便,进行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观察幽门螺杆菌抗原阳性和阴性患儿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程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反应。结果 62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11例,中位年龄4岁7个月;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51例,中位年龄4岁8个月。从年龄中进行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年龄上无相关性(r=0.032, P>0.05)。51例急性儿童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7例,阴性44例;阳性患儿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时间(7.8±1.3)d,明显长于阴性患儿的(4.9±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9, P<0.05)。从血小板减少程度上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血小板减少程度上呈正相关(r=0.856, P<0.05)。在未经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 51例急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水平需(5.1±1.6)d, 11例慢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水平需(6.3±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8, P<0.05)。从治疗效果上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效果上呈正相关(r=0.769, 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年龄无关,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治疗效果相关,通过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幽门螺杆菌抗感染治疗,可以快速治疗疾病。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