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源于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的“技术意向性”与作为生态心理学关键概念的“环境可供性”,共同为新媒介研究揭开了一个重要面向,并不断深化与拓宽着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视野。这两种理论尽管诞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却共同关照了技术如何与人类社会交互共生的核心命题,不约而同地在认识论上超越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环境可供性以实证主义的方法回答了技术意向性的思辨提问,进而又在技术意向性的多元关系中挖掘自身理论的应用价值:媒介人工物的可供性,在“人-技-世界”的“中介”关系中“具身”了用户,“诠释”了世界;又在“它异”关系中被识别和指出;终在“背景”关系中体现为一种历时性的影响和塑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