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两种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双柱髋臼骨折(AF)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于周口市中心医院94例双柱AF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组选择前后联合入路,A组选择单一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丙二醛(MDA)]、骨代谢指标[I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骨钙素(sO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A组优良率89.36%(42/47),B组93.62%(44/4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d血清SOD水平较B组高,血清MDA、Cor、ACTH水平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个月血清sCTX水平较B组低,血清sOC、IGF-1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柱AF患者效果相当,但前者在优化围术期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更小。
-
单位周口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