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医药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中国向其他国家的医药输出,也有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医药输入,交流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并有逐步加强之势。中国地大物博,所产药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外医药交流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对这些国家大量输出药材、医药技术及文化,进口则以其所短缺的药材为主,也有少量的国外医药书籍传入中国。对中国来说,各国药材的输入充实了中国的医药宝库;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来自中国的药物、医药文化以及医学人才的不断输入,极大地提高了其医药发展水平,有利于当地民众的疾病防治和身体健康。同时要指出的是,由于受海禁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外医药贸易和交流也受到了一定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