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12年孙中山进京考察,在此期间提出了借款筑路的计划。这既是其北上的重要宗旨,也是基于调和国民党与袁世凯关系,实现两者在社会与政治建设中交相为用的考虑。同时,袁世凯授予了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一职。只是,上述提议一经发出,即刻引发了各派关于可行性以及合法性的论争。反对派不仅宣称借款筑路有违主权、颇具理想主义色彩,而且认为总统未经临时参议院讨论而颁布命令与法律程序相背离。支持派则视铁路建设为发达政治、经济、文化的前提,并称由孙拟设的民有公司借债,易取得列强的信用。事实上,袁世凯表面赞助的背后,隐藏着羁縻革命党人,以及解决列强借款问题的深层用意。此外,报刊舆论的角逐,展现了袁世凯、国民党、旧立宪派之间明争与暗斗并存的政治生态。
-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