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本苗对无人飞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作者:朱海滨; 俞航; 马中涛; 徐栋; 凌宇飞; 魏海燕; 高辉; 邢志鹏; 胡群*; 张洪程*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05): 50-59.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05.008

摘要

利用无人机进行水稻播种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稻种植方式,但是目前业内鲜有对无人飞播水稻在产量、品质及抗倒伏特性方面的研究。选用2种类型水稻品种皖垦糯1号和Y两优17,分别设置3种无人飞播基本苗密度,前者基本苗密度分别为75.0万、105.0万、150.0万/hm2,后者则分别为60.0万、82.5万、105.0万/hm2,系统研究不同基本苗密度对无人飞播水稻生育期、茎蘖动态、干物质量、株型、抗倒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密度对水稻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影响;增加基本苗可以使无人飞播水稻增产,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总颖花量增加,其余产量因子减小;基本苗增加能够使关键时期茎蘖数增加,但成穗率下降;增加基本苗会使水稻各关键时期干物质量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随着基本苗增加,水稻株高增加,基部节间变细,上3叶叶片变小、叶基角和披垂度降低;水稻基部第1、2、3、4节间抗折力与弯曲力矩减小,倒伏指数增加。基本苗增加,无人飞播水稻加工品质降低,垩白增加,粒型减小,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米饭食味品质变劣,快速黏度分析仪(RVA)谱峰值黏度、热浆黏度以及崩解值下降,但消减值增加。说明无人飞播栽培体系降低基本苗密度可以改善水稻株型和抗倒性能,稻米品质亦会改善,但会减少有效穗数而不利于水稻高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提高无人飞播水稻产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