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

作者:熊观霞; 白晶; 吴旋; 江广理; 陈锡辉; 文卫平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 33(02): 228-234+259.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12.0048

摘要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各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相应的抑菌株数,并与本课题组在2002-2005年间同样题材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近3年369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254耳,其中细菌231耳、真菌23耳,1例患耳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耳(占30.74%),铜绿假单胞菌53耳(占22.94%),金黄葡萄球菌44耳(占19.05%),奇异变形杆菌12耳(占5.19%);(2)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非胆脂瘤型中耳炎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绿脓杆菌感染耳中骨质破坏相对较重。(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奇异变形杆菌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都很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都敏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浓度在0.5μg/mL时对上述四种细菌有90%以上的抑菌作用。(4)近3年与2002-2005年期间的药物敏感试验相比,4种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基本相似。【结论】近年来慢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四种常见细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分型和骨质破坏中各有特点;药敏实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