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Rokitansky C与Virchow在十九世纪初最先提出淀粉样变性的概念后,人们对淀粉样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加深.现已知道,淀粉样物质由三种成分组成:非纤维性糖蛋白-血清淀粉P成分(SAP),葡糖聚氨酶(黏多糖)及各种纤维样蛋白,SAP是构成淀粉样沉积的主要成分.淀粉样沉积在光镜下为同源的、无定型物质,在偏振光镜下用刚果红染色时呈绿色双折射现象[1,2].在电镜下可以看到淀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