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阶段式监测评估模式构建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可靠性管理策略,探讨其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租赁的3194套骨科外来医疗器械,根据器械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 579套)和观察组(1 615套),对照组器械采用常规抽检评估模式进行可靠性管理,观察组器械采用阶段式监测评估模式进行可靠性管理。对比两组器械管理过程规范度、清洗消毒灭菌达标率和临床应用有效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器械验收入库、预约使用、临床追踪、分类回收、清洗检查和检查包装与灭菌的规范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94,x2=36.339,x2=22.165,x2=19.007,x2=16.251,x2=9.178;P<0.05);观察组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41,x2=19.770,x2=12.493,x2=9.334;P<0.05);观察组躯干骨用器械、上肢骨用器械和下肢骨用器械的临床应用有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59,x2=7.134,x2=16.070;P<0.05)。结论:阶段式监测评估模式从过程性管理进行风险控制,部门协同、人员协同和安全协同的管理策略能够有效规范器械管理流程,改善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外来医疗器械临床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