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21在缺氧环境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取原代HUVEC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在正常培养环境中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缺氧处理6 h组、12 h组、24 h组(将细胞置于厌氧盒中进行缺氧培养6 h、12 h、24 h)、转染miR-21抑制剂+缺氧24 h组(转染miR-21抑制剂24 h后,给予缺氧处理24 h)、阴性转染+缺氧24 h组(转染miR-21抑制剂阴性对照24 h后,给予缺氧处理24 h)。处理完毕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氧各组细胞中miR-21的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各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 缺氧处理6 h、12 h、24 h组miR-21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缺氧6 h:0.75±0.07比1,缺氧12 h:0.71±0.07比1,缺氧24 h:0.66±0.06比1,均P<0.05〕。② 缺氧处理6 h、12 h、24 h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缺氧6 h(%):8.80±1.69比3.02±0.40,缺氧12 h(%):9.84±1.55比3.02±0.40,缺氧24 h(%):11.50±2.00比3.02±0.40,均P<0.05〕。转染miR-21抑制剂+缺氧24 h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缺氧24 h组(%:16.10±1.34比11.50±2.00,P<0.05);阴性转染+缺氧24 h组的凋亡率与单纯缺氧24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UVEC在缺氧刺激后miR-21表达水平降低,且缺氧时间不同,miR-21表达量不同;转染miR-21抑制剂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因此,miR-21在细胞缺氧刺激过程中可能发挥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