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差异模型,探讨其可能的腹侧被盖区(VTA)D2受体(D2R)及多巴胺转运体(DAT)机制。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海洛因成瘾组(n=100)和对照组(n=30)接受7d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训练和2d的测评,期间两组分别给予海洛因和生理盐水注射处理。此后,成瘾组根据海洛因诱导的CPP强度挑选出高CPP组(n=30)和低CPP组(n=30)。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在接受末次处理后分别于成瘾期、戒断第1、3、7、14天检测VTA区D2R和DAT的蛋白表达,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CPP组和低CPP组大鼠在成瘾期VTA区D2R和DAT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戒断后第1、3、7、14天D2R及戒断第1、3天DAT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戒断第7、14天高、低CPP组分别与对照组的DAT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检测时点,高CPP组VTA区D2R下调均比低CPP组大鼠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的DAT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慢性处理可诱导大鼠VTA区D2R和DAT下调;而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可能与VTA区低D2R有关,但未见与DAT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