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之一,在维持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辽河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开展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8年辽河保护区土壤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量呈降低趋势,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河流两侧及下段;土壤保持功能不断增强,土壤保持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河流上段和中段;土壤保持功能表现出随降水量、高程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随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林地—耕地—草地—灌木林梯度上呈递减趋势;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辽河保护区土壤保持格局的主导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降水量为657~735 mm,坡度为35°~68°,高程为-73~-26 m,植被覆盖度为0~0.3时,土壤保持能力最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保持能力变化的解释力最强。
-
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