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话语的逐渐"脱敏"、理论观念的更新、文学症候的转换,在散文领域,引发了对"十七年"创作模式,尤其是"三大家"散文模式的反思与批判。其间,对于"形散神不散"这一"大一统"文体观点的争鸣,适时趁势大范围楔入。还原"三大家"散文反思现场,梳理"形散神不散"观点渊薮,廓清理论争鸣实质,以期为散文场域的再评价、文体特性的再深化,做出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