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畔梁滑坡是由黄土和红黏土接触形成的“双层异质”接触型滑坡,研究黄土、红黏土以及黄土-红黏土接触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脑畔梁滑坡治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常规土工试验、激光粒度分析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崩解性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查明了黄土和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制备天然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的黄土-红黏土接触试样,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实验,研究表明,天然含水率与高围压饱和含水率接触试样破坏方式为红黏土试样剪胀破坏,低围压饱和含水率则为黄土试样剪胀破坏;脑畔梁滑带埋深较深,受到围压较大,接触面处红黏土更易形成滑带,与勘查结果相同。本文从黄土、红黏土及黄土-红黏土接触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入手,初步探究了黄土-红黏土接触面滑坡的形成机理,为该类型滑坡的形成演化机理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