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对口相声的生产方式从口头传承转变为书面创作。社会政治、文艺体制、时代美学等众多的因素形塑了相声的书写方式,也规约了书写的内容,并影响到其文类形态与叙事方式。受此影响,对口相声从原先的开放性叙事,转变为线性叙事,其故事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而语境化能力则大幅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