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消融右房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的径线位置及临床特点

作者:孙奇; 郭晓刚; 刘旭; 周公哺; 戴晨旭; 马坚; 陈柯萍; 戴研; 张澍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 29(06): 519-521.
DOI:10.13333/j.cnki.cjcpe.2015.06.008

摘要

目的总结成功治疗右房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消融线位置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4年间成功消融的右房峡部依赖型房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成功消融的消融线位置及特点。结果共274例患者入选,年龄[54.1±13.8(1484)]岁,65例(23.7%)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术中266例(97.1%)在6点钟位置消融成功,8例(2.9%)在7-8点钟位置消融成功。后者心脏外科术后的比例及再次/多次消融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前者。结论对于绝大部分右房峡部依赖型房扑患者,于6点钟位置消融即可,极少数患者需于偏游离壁位置(7-8点钟)方可消融成功,特别是对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及曾消融失败的患者。

  • 单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