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C5b-9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解放军第425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 h内发病的ACS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组)患者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患者100例,测量患者体内肌钙蛋白T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纤维蛋白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左心室射血分数,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情况分为高、中、低危组;采用ELISA法测定入院患者第1、3、7天补体C3、C4、C5b-9浓度。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TEMI组吸烟史为33.00%,显著低于NSTE-ACS组的61.25%(X2=14.301,P<0. 01)。STEMI组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NSTE-ACS组(t值分别为60.686、64.010、47. 8.24、12.975,P均0.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显著高于NSTE-ACS组(t=10. 560, P=0.001)。STEMI组C3、C4、C5b-9水平均显著高于NSTE-ACS组(F组间分别为12. 946、8. 965、18.125,P均<0.05),且发病第3、7天STEMI组C4、C5b-9水平均显著高于NSTE-ACS组(P均<0.05)。根据GRACE评分进行分组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肌钙蛋白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左心室射血分数、C3、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7. 636、338. 866、21. 708、10.923、3. 229,P均为0.001),且中危组、高危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高于低危组,高危组肌钙蛋白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3、C4显著高于其余两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均<0.05)。ACS患者C3、C4、C5b-9水平与肌钙蛋白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88、0. 358、0.291、0. 297、0. 251、0. 289,P均<0. 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392、-0. 259、-0. 215,均<0. 05),且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相关性(r=-0. 340,P=0. 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肌钙蛋白T具有相关性(r=0.533,P=0. 001)。结论补体系统在急性缺血性坏死中的激活机制与炎症反应因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C3、C4、C5b-9作为补体系统的重要组成,可能参与了心肌损伤过程,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