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初主流小说家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封建遗老""买办洋少""市民大众作家"等,这些论断严重遮蔽了他们真正的文化身份。综观其家世出身,一脉传承的对审美、闲适兴味的追求,由"文化贵族"心态到"社会精英"意识之转变,以及其面对富有现代性的上海文学场域由传世、觉世到娱世的自我调适与智慧抉择等,我们看到的乃是一群走向现代的"江南文人"。重新确认这一文化身份有助于厘清一些基本史实,从而打破百年来将这批小说家错误批判、打入另册的处置惯性;同时可引起当代人注意其如何脉承传统而走向现代,进而重视并借鉴其宝贵遗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