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用新鲜、有趣的叙事视角,讲述了阅读碎片化时代,不同类型的爱书人,捕捉了与图书相关的精彩故事。该片用人物故事的讲述形式,对图书编辑、装帧设计师和绘本作者进行生动描写,使观众对编辑工作的枯燥性以及需要恪守的匠心精神形成了鲜活认知。学者庞沁文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编辑不仅要做好内容选择、加工等工作,还要以价值创造、交流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媒介产品进行传播。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分工更加精细、职责更为明确。重塑编辑身份,践行工匠精神,有助于编辑明确个人定位,化解身份焦虑,破解职业发展难题。基于此,通过借鉴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故事内容、叙事精神,结合数字出版变革的时代背景,探究编辑身份的困境与重塑的可能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