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蓝光灯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林晓纯; 黄洪荣; 秦文伟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12): 74-76.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0.12.034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蓝光灯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LED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大便次数、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分别为(89.61±15.29)U/L、(72.98±10.76)μmol/L、(80.27±17.96)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02.42±17.55)U/L、(79.35±12.29)μmol/L、(89.34±19.0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5.18±1.05)次/d多于对照组的(4.35±0.87)次/d,胎便排空时间(39.68±6.24)h及黄疸消退时间(5.14±0.82)d均短于对照组的(58.47±8.05)h、(6.01±0.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蓝光照射,采用LED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促进胎便排泄,且不良反应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