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碘浓度定量与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探讨双源双能量CT碘图成像评价肝脏泡性包虫病灶供血分布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患者。患者术前均行双源双能量CT腹部常规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静脉期)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并采用双能量(100/140kV)扫描模式。扫描图像原始数据经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包虫病灶不同组织(实性成分、病变边缘区域及囊性成分)碘量分布图。测量并分析肝包虫病灶不同类型(实体型、假囊肿型、混合型)及不同成分的碘值。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得出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计数评分基于阳性细胞染色百分比及染色强度计算。碘值与MV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结果共检出27个肝泡性包虫病病灶,其中实体型10个,假囊肿型3个,混合型14个。病灶平均大小为(100.7±47.3)mm。HAE中不同成分在不同扫描期间的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灶边缘区域的碘值明显高于病灶实性成分及囊性成分:动脉期[2.15(1.03.3mg/mL)vs 0.17(0.00.3mg/mL)、0.02(0.00.2 mg/mL)],静脉期[2.93(1.45.2mg/mL)vs 0.04(0.00.2mg/mL)、0.02(0.00.1mg/mL)]。不同类型HAE病灶边缘区域碘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D34在HAE病灶边缘区域的阳性表达率为92.5%(25/27),其中18.5%(5/27)为强阳性表达,62.7%(17/27)为中度阳性表达,11.1%(3/27)为弱阳性表达,7.4%(2/27)为阴性。HAE病灶边缘区碘值与MVD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 HAE病灶边缘区碘值与MVD显著相关,双源双能量CT碘定量法可用于评价AE病灶血供分布。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