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子以"圣化"之道开启内圣之学,建立了"仁者爱人""自强弘毅"的"仁者"精神哲学;随后思孟学派进一步推出了平治天下、浩然无畏的"达者"精神哲学;荀子则以"天人相分"原则建构了坚韧不屈、"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者"精神哲学。西汉儒家精神哲学为拓展政治空间开始发生转向,主要表现为董仲舒吸纳阴阳家思想与谶纬之学,将先秦儒家以"成圣"为目的的人本精神哲学推演成"人由天化""人副天数"的天本神化哲学,人沦为天道的附庸与神权的工具。此后在神化专制思想的挤压下,先秦儒家的精神哲学日渐消解,儒家高昂刚健的人格力量最终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