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季节性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获得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系(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 HNEpC), 分别给予100 μg/ml 蒿(mugwort)或户尘螨(house dust mite, HDM)提取物处理24 h, 提取细胞总RNA,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33以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的表达。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 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各3例, 体外培养患者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 给予相应过敏原处理24 h, 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 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qPCR结果显示, 蒿提取物与HDM提取物处理的HNEpC细胞因子IL-6、IL-8、IL-33以及TSLP变化趋势相同。而对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鼻黏膜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 二者受到相应过敏原处理后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存在差异。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显示, 蒿过敏AR患者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凋亡负向调控过程、细胞黏附过程;HDM过敏AR患者DEG则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的负向调控及药物反应的生物学过程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 蒿过敏AR患者DEG在花生四烯酸代谢、p53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beta)信号通路中存在显著富集, 而HDM过敏AR患者DEG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Fanconi贫血通路及DNA复制信号通路。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显示, 蒿过敏AR患者在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κB(TNF-α/NF-κB)信号通路、IL-2/STAT5信号通路显著上调, 可能促进炎性反应;HDM过敏AR患者在G2M、E2F、MYC显著下调, 可能抑制细胞增殖。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 TNF与CDK1分别为蒿、HDM过敏AR患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中心, 是有最多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可能通过影响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 从而导致AR的发生发展存在差异。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