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探讨Lp-PLA2能否成为预测老年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临床标志物。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184例,行头颈CT血管(CTA)造影,其中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50%)患者102例为试验组,CTA正常患者82例为对照组。试验组行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检查,按斑块性质将试验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2例)和稳定斑块组(50例);根据斑块来源的目标血管是否为神经症状体征的责任血管分为责任血管组(48例)和非责任血管组(54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p-PLA2水平显著增高[(198.1±59.85)和(130.22±59.35)ng/ml,P<0.05];与稳定斑块组相比,不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显著增高[(227.32±45.89)和(172.29±47.97)ng/ml,P<0.05]。责任血管组与非责任血管组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27±36.58)和(211.54±57.18)ng/ml,P>0.05]。在责任血管组或非责任血管组中,稳定斑块组与非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责任血管组:(210.92±54.01)和(212.67±91.06)ng/ml,P>0.05;非责任血管组:(207.58±65.23)和(209.36±50.36)ng/ml,P>0.05]。结论 基于HRMRI明确老年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基础上,血清Lp-PLA2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易损性密切相关,未来可能成为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易损性的重要标志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