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I)统计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根据是否具有社会功能缺陷将患者分为社会功能缺陷组和非社会功能缺陷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精神疾病程度[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程度[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程度[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总时间、住院次数、每年参加工娱疗时间、每年假出院次数、每年出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45例(56.25%)具有社会功能缺陷(社会功能缺陷组),35例(43.75%)不具有社会功能缺陷(非社会功能缺陷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缺陷组患者的未婚、病程≥14年、BPRS评分≥27分、SAPS评分≥8分、SANS评分≥27分、住院总时间≥8年、每年参加工娱疗时间<108 d、每年假出院次数<1次、每年出院时间<31 d占比均明显高于非社会功能缺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影响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的单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病程≥14年、BPRS评分≥27分、SAPS评分≥8分、SANS评分≥27分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社会功能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55、3.618、3.384、3.699, P<0.05);而每年参加工娱疗时间≥108 d、每年出院时间≥31 d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社会功能缺陷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60、0.274, 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因素既有疾病本身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实施文体活动、增加社会接触、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轻患者社会功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