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黏膜移植预防早期食管癌近环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早期食管癌近环周ESD并定期随访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14例, 女19例, 年龄(66.4±7.4)(47~7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共分为4组:A组6例, 术后行自体黏膜移植术及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 并联合口服、静脉应用及局部注射激素;B组8例, 术后行自体黏膜移植术及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C组11例, 术后行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D组8例, 术后行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术后通过内镜观察移植黏膜生长情况、有无食管狭窄及手术并发症等, 了解自体黏膜移植预防早期食管癌近环周ESD后食管狭窄的疗效。结果 33例患者胃镜手术过程顺利。B、C和D组扩张次数均比A组多, A组扩张次数[M(Q1, Q3)]为0(0, 1.8)次, B、C和D组扩张次数分别为5.5(4.3, 6.8)、4.0(4.0, 7.0)和5.5(3.5, 10.8)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和D组各组间扩张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支架放置时间[M(Q1, Q3)][7.5(6.3, 8.8)d]比A组[64.5(41.5, 75.5)d]短(P=0.006);C组[38.0(28.0, 50.0)d]和D组[31.5(27.3, 66.3)d]支架放置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支架放置时间长于B组(P<0.05);B和C组支架放置时间与D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黏膜移植预防早期食管癌近环周ESD后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其联合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全身及局部激素应用时预防效果比单独应用时好。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