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罗杰; 杨振九; 王皓; 廖煜君; 吴剑煌; 张朋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5, (3): 241-244.
DOI:10.3969/j.issn.1009-7090.2015.03.009

摘要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脑动脉狭窄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并指导血管内治疗。对照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岁;采用普通脑血管造影指导血管内治疗。结果与普通DSA相比,3D-DSA重建图像能够多角度清晰地观察和显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虚拟支架技术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行介入治疗效果更满意。结论3D-DSA虚拟支架技术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有指导价值,便于施术者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支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