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双线铁路盾构隧道具有洞径大、管线入槽的特点,全环预埋槽道利用率低,会造成极大的工程浪费,对接触网基础局部预埋槽道研究十分必要。根据接触网布设功能需求,将常规的六种槽道类型优化为两种,其中Ⅰ型槽道主要用于接触网吊柱与附加线悬挂,Ⅱ型槽道主要用于结构下锚。结合盾构隧道现场施工,按照固定槽道环管片,调整负一管片拼装点位的设计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中楔形量高于通缝数量、高于K块点位的原则,分段落进行拼装点位优先级排序。对于右偏曲线,预埋槽道布置于A5块,负一环管片拼装点位优先级为3>2>21>22>4>1;对于左偏曲线,预埋槽道布置于A1块,负一环管片拼装点位优先级为9>13>10>12>4>11;对于直线段,预埋槽道布置于A1、A5块,负一环管片拼装点位优先级分别为2>22、12。以国内某大直径铁路工程为例,相较于后植锚栓方案,局部预埋槽道方案折合单位使用寿命减少约2.67万元/年,综合分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