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遗传结构的地理变异

作者:万爱华; 徐有明; 管兰华; 欧阳绍湘; 汪建亚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34(4): 12-14,48.
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6.04.006

摘要

运用RAPD技术,对湖北京山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123株优树针叶的DNA进行测定,将样品按纬度、经度、空间实际距离及省份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基因流、基因分化系数、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度等参数,分析该种子园的遗传结构地理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角度的聚类对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按纬度、经度、空间实际距离及省份进行聚类的基因流(Nm)分别为2.879 6、5.218 6、2.437 1、1.528 2;基因分化系数(Gst)依次为0.147 9、0.087 4、0.170 2、0.246 5;遗传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060 7、0.028 0、0.059 5、0.133 0.群体之间的聚类分析(UPGMA法)表明,各群体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纬度的相关性明显,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较明显,而与经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传统的以行政区划即按省份采集优树建立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的方法是可取的,其基因流动性小,基因分化系数、遗传距离平均值大,种子园遗传多样性丰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