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MRI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01诊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采用PTED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分析观察组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与ODI指数呈负相关,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椎管横截面积与疼痛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功能恢复,临床可结合MRI检查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