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CT能谱成像与磁共振IDEAL-IQ技术对骨髓脂肪含量的测定情况,探讨CT能谱成像在骨质疏松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能谱CT及磁共振机对8岁龄的老年雌性山羊分别进行脊柱GSI扫描和IDEAL-IQ序列扫描,并将CT能谱成像测定的椎体松质骨内的脂肪-羟基磷灰石(fat-HAP)基物质对含量及磁共振IDEAL-IQ技术测定的脂肪分数,分别与病理切片高倍镜视野下松质骨内的脂肪细胞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T能谱成像测得fat-HAP基物质对含量为951.10984.78(967.45±9.84),磁共振IDEAL-IQ技术测得脂肪分数为0.350.55(0.45±0.05),病理切片高倍镜视野下脂肪细胞数为1330.33(21.38±4.3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能谱成像fat-HAP基物质对含量、磁共振IDEAL-IQ技术脂肪分数均与病理切片脂肪细胞数存在明显相关性(r=0.560、0.580,均P <0.05),但CT能谱成像fat-HAP基物质对含量与磁共振IDEAL-IQ技术脂肪分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00,P> 0.05)。结论 CT能谱成像检测fat-HAP基物质对含量,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从而间接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影像诊断思路应用于临床。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