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紧密连接蛋白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小脑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采用足垫皮内注射自身免疫性抗原构建大鼠EAE模型),免疫后第12天起持续记录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免疫后第23天取材行HE和坚牢蓝(LFB)染色观察大鼠小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脑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Claudin-5的表达变化,行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后第15~23天的EAE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组大鼠小脑白质区域呈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缺失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E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及Claudin-5的表达明显降低,GFAP和MMP9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E发病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MMP9表达的增加可能导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Claudin-5的缺失,破坏血脑屏障,加剧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

  • 单位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