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类型。对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9.2±1.4 Ma,属于晚三叠世。矿化石英脉样品中流体包裹体NaCl-H2O-CO2体系温度范围为75~346℃,盐度(NaCleqv)为2.57%~7.86%,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并计算得出其成矿深度为0.330~1.046 km。δDSMOW值和δ18OH2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2‰~-86.7‰和-11.02‰~10.02‰,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为-6.1‰~0.5‰,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体系。综合分析认为,含矿流纹质熔浆在近地表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含水流体,沿断裂带上升至浅部开放体系时,在静水条件下减压沸腾引发流体系统中的温度和硫逸度快速降低,从而导致银、铅、锌等元素沉淀成矿,其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