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失能的性别差异,探讨影响失能性别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资料来源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8年横断面调查数据,共14 95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分析。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老年人失能情况,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Fairlie分解法分析老年人失能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中,女性失能率高于男性(8.0%vs. 6.4%, Rao-Scott χ2=8.301,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跌倒史、自评家庭经济水平、脑血管病史是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BMI<18.5 kg/m2(OR=1.98, 95%CI:1.43~2.75)、居住地为农村(OR=0.77, 95%CI:0.61~0.98)、糖尿病史(OR=1.50, 95%CI:1.09~2.07)是老年女性失能的影响因素,焦虑(轻度焦虑OR=2.28, 95%CI:1.50~3.48,中重度焦虑OR=2.65, 95%CI:1.31~5.38)是老年男性失能的影响因素。Fairlie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失能性别差异中15.2%是由性别属性引起,84.8%是由可观测因素造成的。结论 老年女性失能率高于老年男性,年龄、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跌倒史是造成老年人失能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对老年女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防跌倒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女性生活自理能力,缩小老年人失能性别差异,促进两性健康公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