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590(miR-590)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45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51)和非ISR组(n=40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590水平,分析其与ISR的关系。结果 ISR组miR-590相对表达量低于非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管病变长度是PCI术后1年内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590是PCI术后1年内IS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Y(由DBP、FBG、LDL-C、血管病变长度和miR-590构成)预测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ISR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模型X(由DBP、FBG、LDL-C和血管病变长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阈值为0~0.45或0.80~1.00时,模型Y预测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ISR的净收益高于模型X;风险阈值为0.45~0.80时,模型X预测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ISR的净收益高于模型Y。结论 miR-590相对低表达量与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ISR有关。模型X、Y对PCI术后1年内ISR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