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GPR3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 采用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检测以及基因和蛋白检测实验, 分析壬基酚影响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GPR30表达的情况。细胞分组:SW480细胞加入培养基设为对照组, 加入培养基+1×10?8 mol/L雌二醇设为雌二醇组, 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设为壬基酚组, 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1×10-7 mol/L GPR30特异性拮抗剂G15设为壬基酚+G15组。观察指标:(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信使RNA(mRNA)表达情况。(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检验。结果 (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指数分别为100.00±0.00、89.19±4.86、148.96±6.04、120.40±3.39, 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5, P<0.05);壬基酚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S期细胞占比分别为39.96%±2.02%、36.67%±0.62%、43.85%±1.02%、38.29%±1.42%, 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 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67±0.18、4.80±0.31、0.75±0.11、2.20±0.19, 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79, 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00±0.00、0.86±0.05、1.89±0.27、0.64±0.12, 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1, 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83±0.16、1.68±0.15、3.10±0.30、1.26±0.11, 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5, 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壬基酚可增加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与S期细胞占比, 降低细胞凋亡指数, 并促进GPR30 mRNA和蛋白表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