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近年来成都地区灰霾日趋严重的问题,基于1980—2010年成都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新(90%)、旧(80%)两种相对湿度阈值对灰霾进行判别,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成都地区近30年灰霾的时间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降水量、相对湿度以及风速三种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与灰霾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两种阈值所判定的灰霾日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即冬季霾日最多,而夏季最少;但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旧标准判定的霾日近31年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且2000年之后增长幅度明显加大,而采用新标准后霾日在近31年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地区过去31年间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的灰霾日数急剧减少,这可能与成都地区该时段大气整体变干有关。成都地区年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采用新、旧两种标准时,冬季降水量与灰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分别达到-0.559、-0.534,而其余三个季节的相关系数也为负相关,相关系数较小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成都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自1997年后年平均相对湿度降至80%以下,大气变干趋势明显。在年际尺度上,旧标准下灰霾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98,而采用新标准时灰霾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成都地区静风频率高且风速小,自2005年后,风速减小的趋势明显,与灰霾的变化呈反相关。因此,气候变干,风速减小是灰霾日数增加的重要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