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Water-in-salt (WIS)电解液成功将水溶液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从1.23 V拓宽至3.0 V以上,在保留了水系电池高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系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能量密度.其电化学稳定窗口的拓宽主要归因于高盐电解质体系中水分子的活性降低以及在负极表面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目前,对水系SEI膜的认识尚不全面,其基本成分、结构、形成机理仍然是一片谜团.本文对目前已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着重探讨了水系SEI膜最有可能的形成机理,并期望能为其进一步研究以及实际运行条件下WIS电解液的全面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深入理解WIS体系中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对于水性电解液的设计以及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水系电池的构筑均具有重要意义.